第220章 蝴蝶效应?
    天子启有了决断,朝野内外也实在是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,长安朝堂新一届的领导班子,便也很快初见雏形。
    ——丞相桃侯刘舍,唯天子启之令是从!
    这也印证了那句最早出自桃侯家族,并逐渐得到朝野内外高度认同的名言。
    势死忠于汉天子!
    谁是天子,忠于谁……
    便是凭着这一句核心纲领,桃侯家族方得以成为先帝入继大统之后,第一位明确表示唯先帝马首是瞻的功侯。
    而现在,桃侯家族的效忠对象,显然是天子启。
    ——御史大夫阳陵侯岑迈,过去这么多年的少府令做下来,就算不能说是天子启的狗腿子,也无疑是天子启数一数二的肱骨心腹。
    至于此番,一反汉家政治常态,还没经受过内史的历练,便直接从少府提拔为御史大夫,有人说,是天子启对岑迈劳苦功高的奖赏;
    自也有人说:这是天子启对过去这些年,岑迈对监国太子的过度‘言听计从’有所不满,方拿出一个御史大夫的位置,将岑迈调离了少府。
    只是不管怎么说,又一个客观现实,确实怎么都无法否认的。
    ——此次人事调动,天子启终于通过绝对忠诚于自己的丞相和亚相御史大夫,达成了对外朝的绝对掌控!
    如果天子启正值壮年,如此大的动作,朝野内外免不得要有所猜测:陛下此番,是要做点大事啊?
    但天子启如今的身体状况,结合丞相、御史大夫都被换成天子启可以绝对信任的人,其个中意味,却是在明显不过了。
    反应过来这一点之后,朝野内外又下意识在九卿各属衙扫了一眼;
    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!
    内史田叔——国之长者,绝对意义上的柱石老臣!
    廷尉赵禹——天子启一手提拔的法家才俊,毕生心愿,无外乎报效天子启知遇之恩!
    太仆卫绾——老好人一个,对天子启唯命是从;
    卫尉直不疑——靠道德做官做到九卿,极其爱惜羽毛,敦厚长者;
    少府石奋——莫得感情的请示机器;
    典客公孙混邪——北地郡义渠人,从周亚夫平定吴楚之乱有功,当今天子启亲封为平曲侯,绝对忠诚于天子启的效忠者。
    宗正刘登——当代红侯,楚元王一脉之后,谦谦君子……
    就这么一圈扫下来,不知有多少人惊诧的发现:天子启轻描淡写之间,居然将汉家的领导班子,打造成了一個主打‘稳’字诀的队伍!
    这个队伍,放在哪朝哪代,都未必能做出什么大成绩;
    但同样的,无论放到哪朝哪代——甚至是放到王朝末年,这个领导班子,都绝对能最大限度保证时局稳定,将任何可能发生的祸患,都扼杀在摇篮之中!
    那么,问题来了。
    天子启,在担心什么?
    或者应该说,究竟是什么事,让天子启这般如令大敌,宁肯组建出这么一套很可能让汉家——让天下的发展陷入停滞的领导班子,也要确保时局的绝对稳定、确保朝堂中央对自己的绝对忠诚?
    东宫窦太后,显然没这么大能耐;
    除非,在天子启担心的那件事发生时,天子启,不再是‘天子启’了……
    ·
    ·
    ·
    ·
    “父皇生了些小病,担心有宵小趁机作乱,才有此般。”
    “尽好自己的本分便是,不要太关注这些事。”
    上林苑,监国太子博望私苑。
    秋收已经结束,岁末大计,也在天子启的乾坤独断之下,推迟到了明年。
    手里的要紧事都忙完,刘荣便给自己放了个假。
    只是这个假,当然不是窝在长安的太子宫睡大觉;
    而是来到上林博望苑,象征性视察一番,顺便散散心、放松放松。
    但哪怕是放松,刘荣也还是难免要为朝政之事、国家大事头疼。
    这不;
    坊间纷杂的传闻,惹得刘荣的表兄栗仓,都跑来向刘荣做‘汇报’了。
    “宫里都在传,陛下的身子骨……”
    被刘荣明显有些敷衍的话堵了回去,栗仓左思右想,终还是决定将这个传闻告诉刘荣。
    栗仓想的,当然不是趁机做点什么,又或是怂恿刘荣做点什么。
    ——太子储君做到刘荣这个地步,已经不需要再去主动做什么了。
    只要一个‘等’字,刘荣便基本能确保自己的未来,不会出乎任何一个人的预料。
    栗仓真正想说的是:坊间传闻,陛下似乎不大行了;
    家上,是否要准备准备之后的事……
    “孤说过了。”
    “父皇,只是生了些小病,并无大碍。”
    “同样一句话,别让孤说第三遍。”
    语调清冷,却又不乏告诫之意的一番话,总算是让栗仓打消了进言相劝的念头,绝口不再提天子启的身体状况。
    只是栗仓不提,却并不意味着刘荣不去想。
    “刘舍为相,岑迈为亚相,朝权……”
    “南军在郎中令周仁手里,执掌的北军中尉卫绾虽做了太仆,但新的中尉,却极有可能是苍鹰郅都……”
    “再加上石奋做了少府,财权也……”
    作为有汉以来,最为出色的一位太子储君(虽然没几个对照组),刘荣当然不可能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。
    只是知道归知道,刘荣不能说。
    非但不能说,甚至都不能去关注、去在意;
    越到这种时候——越到这最后的关头,刘荣越需要谨小慎微,确保万无一失。
    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刘荣才特意给自己放了几天假。
    ——刘荣,已经在长安权利中心,待了太长太长时间了。
    哪怕这三年的时间里,刘荣偶尔也会到这博望苑,也大都是来看一眼就走。
    足足三年的时间,始终在长安权力中枢,进行着干强度的工作,刘荣手中的权势,自也难免水涨船高。
    毫不夸张的说:刘荣敢拿自己的姓氏打包票——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,华夏历史上,都绝不能再出第二个监国太子,能有刘荣如今所掌握的权势!
    哪怕后来,那位朱明永乐朝的常务副皇帝,也同样如此!
    如此滔天权势,对于刘荣而言,即是难得珍惜的锻炼机会,也同样是随时都可能反噬刘荣的双刃剑。
    所以,哪怕是为了证明自己丝毫不眷恋权势,刘荣也不得不给自己放上这么几天假,好让长安朝堂脱离自己掌控几天;
    之所以这么做,自是为了让老爷子感受到汉家的大权,依旧掌握在天子,而非监国太子手中。
    俗话说,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;
    放在皇家,这句话就要改成:天子之将崩,触之即死,挨之即亡。
    天子启会变得很敏感;
    而且比绝大多数处于弥留之际的封建帝王,都要来个敏感许多。
    刘荣,不得不慎。
    “也不知道栗贲最近在做什么?”
    “说好了要请立皇后,搞了半天也没个动静……”
    看着栗仓忧心忡忡,似是为刘荣感到无比忧虑的神容,刘荣不由得想起栗仓的父亲,自己的母舅,栗氏外戚话事人:栗贲。
    ——算算日子,绮兰殿的田蚡与馆陶主刘嫖同谋,打算怂恿栗贲请立皇后,以此来打击栗姬在天子启心中的形象,也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了。
    不出刘荣所料:田蚡直勾钓鱼,愣是连饵都没挂,便钓到了栗贲这条蠢鱼。
    按理来说,对于这件‘明显有利于栗氏一族’的事,明明已经答应下此事的栗贲,显然早就该有所行动了。
    但刘荣却等了先后足足四次常朝、两次朔望朝;
    生怕栗贲有所顾虑,甚至还专门邀请栗贲以外戚的身份,参加常朝、朔望朝!
    结果可倒好——让栗贲出头作个死,栗贲不是刮风就是下雨;
    不是今天病倒了,就是明天风寒了。
    刘荣先后邀请了足足四回,愣是都没能把栗贲请到宣室殿!
    当今汉室,能让刘荣邀请四次都请不到的,也是没谁了。
    就算是东宫太后,乃至当今天子启,被刘荣这么‘厚颜无耻’的连续邀请好几次,也总该给监国太子一点颜面,象征性去露个脸了……
    “近些时日,舅父可还安好?”
    左右闲来无事,刘荣自也懒得特意去查,更何况栗仓就在眼前,也就不愿舍近求远,直接开口打听起了舅父栗贲的近况。
    在刘荣看来,栗仓发现自己正在关心舅父栗贲,本该有以下两种反应。
    ——要么,为自家父亲得到刘荣的关心而感到喜悦,同时又抱有些许忐忑;
    要么,是担心自己的父亲又惹了什么祸事,便当即跪地叩首,替父亲栗贲向刘荣谢罪。
    但稍有些出乎刘荣预料的是:在听到刘荣这一问的瞬间,栗仓的面容之上,当即便涌现出一抹极不自然的强笑。
    “承蒙家上挂怀;”
    “近些时日,父亲大人都在家中习读经书,一切尚好……”
    ···
    一切尚好。
    既没有询问刘荣‘关心’栗贲的原因,也没有表露出丝毫对父亲栗贲可能惹了祸事的担忧;
    就这么一句轻飘飘的:一切都好……
    很不对劲!
    今天的栗仓,很不对劲……
    “在家中习读经书?”
    “——莫非,还闭门谢了客?”
    如是一问,惹得栗仓又是极不自然的一点头,旋即面色古怪道:“父亲偶然风寒,不便见客,更不便出门。”
    “遂闭门谢客,专心研读先贤经典。”
    这一下,刘荣的猜疑变成了石锤。
    ——这必特么有问题!
    栗贲诶!
    那可是栗贲!
    先贤经典和栗贲之间的关系,那就是鲫鱼和自行车的关系!
    你问什么关系?
    毫无关系!
    甚至都不在同一个世界!
    不妨去长安街头巷尾问问:汉家如今最纨绔、最嚣扬跋扈的一门外戚是谁?
    每一个土生土长的长安人都会告诉你:不是曾经的薄氏,也不是如今的窦氏;
    而是‘未来’的栗氏!
    尤其是栗氏外戚当代家主栗贲,更是纨绔子弟群体的个中翘楚!
    什么斗鸡走狗,闹市纵马——那都太低级了,咱贲哥压根儿瞧不上!
    要玩儿就玩儿大的!
    多大!
    ——吴楚七国之乱时,栗贲开盘:是吴楚嬴,还是长安嬴?
    吴楚嬴,一赔四;
    长安嬴,二赔三……
    敢拿国战——拿着宗庙、社稷,拿汉家国运开盘,就问还有谁?
    真要说起来,整个栗氏一族,刘荣最担心的,从来都不是自己的母亲栗姬。
    准确的说,母亲栗姬,是刘荣最不担心的栗氏族人。
    甚至就连栗仓——连已经在刘荣身边证明过自己的能力、证明自己没集成多少栗氏基因的栗仓,刘荣都至今无法完全放心,生怕什么时候血脉觉醒,又或是隐性基因凸显之类!
    而舅父栗贲,从来都是刘荣最最担心的母族外戚,且没有之一!
    这么一个纨绔子弟中的战斗机,闭门谢客?
    专心研读先贤经典?
    还不如说匈奴单于脑子抽抽了,非要造宇宙飞船登录火星,结果把草原的经济给搞崩了——可信度都比栗仓‘研读经书’高上不少。
    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,刘荣便迅速得出结论:过去这段时间,栗仓不是不想搞事,而是不知由于什么原因,而被限制在了自己的府邸内,无法外出搞事。
    那又是谁,能不费吹灰之力,甚至是只用一个眼神,就把栗仓软禁在府邸当中,哪怕有刘荣的邀请函,都无法让栗贲走出府邸?
    抬头看了看栗仓,刘荣暗下摇了摇头。
    栗仓没这个本事,更没这个胆子。
    这个时代,也不允许任何一个做儿子的,因为任何原因,以任何手段囚禁自己的父亲。
    除了栗仓,栗氏一族,又有谁能把家主栗仓软禁?
    “难道……”
    “——是母亲?”
    “不能吧?”
    这个念头才刚出现在脑海中,刘荣便赶忙猛甩了甩头,将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甩了出去。
    ——母亲要是有这份大局观,刘荣过去这些年,又何苦?
    不是栗仓,不是母亲,那就不会是栗氏内部。
    如此说来,能从外部限制栗仓这个一家之主行动的……
    “父皇……”
    “为了‘以稳为重’,父皇,竟不惜……”
    ···
    “真到了如此地步?”
    “父皇的身子,当真……?”
    (本章完)